中国手机迎接“大航海”时代
来源:中国手机迎接“大航海”时代 | 发布时间:2018-07-06 15:07:30 | 浏览次数:1405
占全球40%份额 着眼世界市场 中国手机迎接“大航海”时代(网上中国)
国外参会者在2018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中国手机展台前参观体验。
智 渊摄
“世界上每卖出3部智能手机,就有一部是中国品牌。”这是国外一家市场调查机构近日得出的结论,依据是2015年至2017年间世界主要智能手机生产商的供应量。根据该数据,2017年,世界智能手机生产商排名前12位中,有9家是中国公司。
近年来,随着中国手机品牌整体实力壮大和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,为了寻求更大发展空间,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加速出海。专家表示,全球手机市场正处于向智能手机转型过程中,中国手机出海正进入“大航海”时代。
火爆海外市场
中国品牌手机在海外市场越来越火了。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IC Insights近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,2017年,韩国三星以3.17亿部手机继续领跑全球手机市场,美国苹果以2.15亿部排名第二,第三名是中国的华为,发行了超过1.53亿部手机。紧随其后的是属于步步高电子的OPPO和vivo,共供应了2.132亿部智能手机。小米排名第六,该公司增加了73%的供应量,达9170万部。
根据该机构的调查数据,进入排名的9个中国品牌共生产了6.26亿部智能手机,比2016年增长11%。中国公司在世界市场的总份额上升到42%。该机构的专家认为,中国厂商华为、OPPO、vivo和小米正在成为三星和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更大的竞争对手。
国际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也得出了相似结论。根据这家公司的调查,2017年亚洲手机市场,中国品牌OPPO以15%的市场份额拿下第一,vivo、小米排名第二、第三,三星则排到了第四,华为第五,而苹果手机并没有在榜中出现。
中国手机在亚洲市场的优异表现,与其在印度市场的火爆有关。数据显示,中国品牌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为50%以上。专家表示,增长迅速又空间巨大的印度市场成为中国手机出海的第一站,主要与其正经历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型期有关。
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,受中国国内市场饱和、新老品牌竞争激烈影响,很多中国手机厂商逐渐开始布局海外,导致中国手机在全球市场快速增长。
颜值高质量好
“如果说以前出海靠走量,如今‘中国制造’已经逐步发展为‘中国智造’,进入了建立全球品牌的机遇期。”随着中国手机品牌纷纷出海,立足自身优势、树立品牌特色已经成为共识。
中国手机的高颜值、高性价比、高可靠性,成为吸引海外用户的主要原因。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手机厂商多年来在技术研发上的厚积薄发。
随着国家的政策支持、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,中国手机近年来不仅颜值翻番,而且质量更好。例如,华为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,开发出百余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,性能可与美国高通芯片相抗衡;同时还积极参与5G国际标准制定、网络布局和手机终端设备研发。面板生产商维信诺开发的全面屏,可弯曲、可折叠的柔性屏,技术创新和运用居世界前列;vivo通过屏下指纹识别和前置可升降摄像头、全面屏发声等技术创新,让屏占比提升到了98%。
营造良好的用户口碑,则是很多中国手机打开海外市场的另一招。vivo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、赞助足球世界杯等,快速提升产品国际化水平和认知度;小米靠线上渠道和高性价比吸引用户;华为则建立起“产品+服务”运营模式,借助互联网与用户直接沟通,快速了解用户需求。
转型全球公司
中国手机在海外打拼也面临诸多困难。有中国新兴手机企业创始人认为,中国品牌出海会遭遇两大难题,一是信任壁垒,二是品牌影响力获得认知还比较艰难。这些难题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国产手机在海外的售价难以提升。例如,美国市场调查机构IC Insights指出,中国公司目前还不能与行业领先者相比,因为后者大多数智能手机的价格超过200美元。
“对品质的坚持是中国品牌解决出海困境的主要途径。”业界表示,首先是坚持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打造世界级产品;其次是坚持做有影响力的企业,立足将匠心和匠人工艺带到世界;最后是坚持自信做自己,不盲目追随潮流,“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,中国和世界的选择会是一样的。”
通过自主创新搭建专利“护城河”也很关键。在向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,华为、OPPO、vivo、小米、金立等都曾经历专利诉讼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也曾在一份风险预警报告中提醒,中国手机厂商“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海外市场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”。赛迪顾问的一位研究员认为,中国手机厂商应注重自身在专利上的研发和积累,同时可选择在专利上更有实力的合作伙伴,避免在海外遭遇专利诉讼。
专家表示,在消费升级背景下,中高端手机市场将成为未来全球各大手机品牌竞争的关键。中国手机品牌商应做好从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变的相关准备,不仅要夯实技术基础,更要进一步加强合规经营能力建设和企业文化和理念塑造。
彭训文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