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澎湃新闻 | 发布时间:2021-07-15 10:07:13 | 浏览次数:800
今年首次全面降准7月15日落地实施。
7月9日,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(不含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)。
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,除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,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。
更好支持实体经济
7月13日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称,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、更好支持实体经济。
7月12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指出,积极的财政政策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就业,近期实行的降准措施要体现结构性,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、劳动密集型行业,帮助缓解融资难题。
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,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。而这1万亿元的真金白银更多是给中小微企业的及时雨。
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网记者表示,降准为银行提供长期、稳定的低成本资金,在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,有助于提升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意愿和能力。
央行表示,此次降准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,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。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,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。
资本市场间接受益
虽然降准的目的不在于刺激股市,但是在专家看来,对股市来说,降准传递出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,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,利于股市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果不其然,在降准消息的利好影响下,7月12日,A股掀起强势上涨行情,当日创业板指涨3.68%报3534.76点,创6年新高。7月13日,创业板指点位一度首次超越上证综指。
未来还会降准甚至降息吗?
在此次全面降准的基础上,未来是否还有进一步降准甚至降息的必要性?
对此问题,孙国峰回应称,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,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。
央行在发布降准消息时也强调,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,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(MLF),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,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,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。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,目前,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已放缓,再加上国内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调控下,大宗商品涨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,PPI年内高点已现。随着基数的逐渐抬升,下半年PPI有望保持震荡回落走势,但国际油价的上涨仍为输入型通胀带来不确定性。受制于猪肉等食品价格的回落,年内CPI大概率保持温和增长走势,通胀水平整体可控,对货币政策影响整体有限。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友情链接: 版权所有:郑州金领智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1102302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