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凤凰网安徽综合 | 发布时间:2018-04-23 11:04:07 | 浏览次数:1497
今后,中小学生的作业将有“电脑教师”的评判。4月20日,省教育厅发布《安徽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》,计划到2020年,全省所有市、县(区)都要进行智慧校园建设。据了解,实际上,结合新高考改革,我省今年已经率先试点普通高中和300多所中小学建设“智慧校园”示范校,黄山市实验小学、黄山市屯溪长干小学成为首批示范点。
“智慧校园”是什么样的?作业不但由专门的作业测评系统自动批改,并为每位学生“量身定制”作业菜单;上学不用背着书包来回跑,一个电子书包解决一切烦恼;课堂上没有黑板,取而代之的是网络课堂……这些,都是未来“智慧校园”将呈现的模样。
测评系统可批改和分析学生作业
我省要打造怎样的“智慧校园”?教学过程的“智能化”是必不可少的。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,今后,我省中小学校内的教学都将“智能化”。比如,依托智能化教学平台,实现云端优质资源到书到课与智能推送,助力精准备课和有效导学;基于线上线下作业测评系统,实现对学生作业和测试的自动批改与分析;利用师生教与学行为的伴随式数据采集与大数据分析工具,完成科学的学习诊断和教学评价,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辅导,实现因材施教等。
学生学习全过程“动态评测”
课堂教学改变了,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会变。省教育厅表示,今后,我省将通过现有空间、资源、平台、各种智能终端,积极开展翻转学习、移动学习、协作学习、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,实现人人皆学、时时能学、处处可学。此外,还将通过自动测评和及时反馈,智能主动推送适合学生学习能力、兴趣、进度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,培养学生自主管理、自主学习、自助服务的自适应学习能力。
建立教师成长记录电子档案袋
今后,“智慧校园”还将让校园管理更便捷。比如,学校开展选课、排课、评课、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,对课程选修、班级选定、学生对教师评价进度、教师对学生评价进度等提供清晰、直观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结果。同时,还能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智能管理。实现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新模式,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、日常教学行为进行记录和数据统计,建立教师成长记录电子档案袋,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,为制定教师培养策略提供支撑依据。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,引导教师在提升师德素养、落实教书育人的同时,积极开展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,主动取长补短,促进终身学习。
门禁、借阅、就餐一体化
今后,互联互通的智慧生活环境也将为“智慧校园”助力。
利用校园一卡通、手机芯片等智能化设施方便师生的校园生活,将其融合到师生日常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中,实现师生食、住、行的舒适与便捷化,包括校园门禁、考勤记录、食堂就餐、超市消费、图书借阅等;实现校内各种学习、生活、视频安防平台系统的互联互通,能够对师生线上线下行为进行数字化记录与大数据分析,并及时提供校园生活指导建议。
(凤凰网安徽综合黄山发布)
友情链接: 版权所有:郑州金领智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11023023号